特别关注
以学生成长为中心 推动卓越教学
陈省平;吴慧英;汪帼英;1-4
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探索
周波超;孙国强;王超;5-8
“双一流”高校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机制改革与探索
顾佳慧;赵艺;朱宁;马广富;9-12
桥梁工程科研实验案例在课程中的应用探索
单德山;王骑;13-16
专题研讨
广东高校大湾区学生文化适应研究
梁淑瑜;李苑滢;黄雪芬;17-20
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——以辽宁省某医科院校为例
王宇晗;彭川全;王学航;21-24
新财经背景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育人机制研究
张雪峰;杨鑫;25-28
“双循环”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
张月朗;江懿文;张模蕴;29-32
医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与现实路径
诸葛明双;李婕;33-36
专业群“三教”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
罗琴;谢元成;37-40
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育人实践研究——以浙江农林大学“七彩新农人”为例
黄晓芳;汪和生;41-44
新型社交媒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分析
周建峰;高欢欢;杨兰香;45-48
高校理想信念和专业认同一体化教育研究
王曦曦;49-52
数字人应用于“麻醉解剖实验”教学
王润景;刘富;53-56
基于“互联网+”的远程混合实践教学模式研究
周新田;唐蕴;胡冬青;吴郁;57-60
以OBE教育理念为导向的化学通识课程质量评价与分析
韩一戈;于晓庆;富秀荣;61-64
新时代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
卢志渊;许旭红;黄身发;王建福;65-68
西部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
邓咏梅;谢语前;69-72
教改创新
“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”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——浅谈BOPPPS模型的灵活运用
高凡;祝桥桥;邢丽冬;73-76
“岩浆岩岩石学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——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
陶继华;冷成彪;许德如;曹俊;77-80
“三化”融合下军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
刘钰英;傅吉尧;王文彪;81-84
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
刘宏伟;谭丽;肖蓉;85-88
民族院校“机器学习”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研究
康怡琳;汪红;田莎莎;任恺;89-92
“智能制造导论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
刘亚运;赵原;张克栋;王传洋;93-96
智能机器人背景下的“液压与气压传动”教学模式改革
高春艳;吕晓玲;刘璇;97-100
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课程改革研究
向敏;101-104
“五育并举”全面推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
苏琼;陈晓玉;105-108
探索与实践
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——以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践为例
黄艺丹;赵菊梅;杨长卫;109-112
大数据在“智慧农作技术”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
李振旺;刘涛;孙成明;113-116
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开展美育的路径探索
梁春莲;龙晨;117-120
铸魂强能并重——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
叶飞;顾亚娟;李星新;郝建平;121-124
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视域下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路径初探
马卿誉;晁子航;125-128
PBL教学法在“植物生理学”教学中的实践探索
秦燕;范波;肖忠春;129-132
面向新工科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——以机器人工程专业为例
刘瑞伟;苏发;宋小科;133-136
教法研究
多元教学模式在“放射肿瘤学”课程临床教学中的应用
李江平;余佳耘;苟启桁;137-140
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专创融合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——以经管类专业“会计学”课程为例
张静;刘丽娜;郑路航;马亚民;141-144
基于超星“一平三端”的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实践——以“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”课程为例
姚惠;代勇;梁盛楠;潘春燕;145-148
信息技术背景下大学生成性教学探索——基于“实践——创新——融合——提升”理念
胡动刚;邵继中;许丽琼;149-152
“生态工程学”在生态学专业中的教学实践思考
罗艳;153-156
“西方经济学”课程的案例教学法研究
廖洪清;肖婷;157-160
“越南语口译”课程项目式教学探究——以“讲好中国故事”为视角
侯尚宏;张欣颖;161-164
融入思政元素的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策略
陈慧慧;165-168
情景模拟教学在重症医学科住培中的应用研究
路坤;汪华学;169-172
产学研用合作培养热带农业复合应用型人才
陈健妙;黄东益;173-176
学生教育
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“钢结构设计”教学思考
孙国军;吴金志;白正仙;177-180
基于拔尖人才培养的学业导师评价体系构建——以重庆大学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为例
李宏;杨永川;蒋琰;181-184
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路径探索
黄彦峰;廖素婵;185-188
上一篇:《教育教学论坛》23年12月50期目录
下一篇:《教育教学论坛》23年12月52期目录